联系我们
电话:0532-88959937
喜报·青科学子获“青岛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日 09:40

近日,青岛市2023年度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校传媒学院本科生陈姝均通过层层选拔获此殊荣。

本次评选活动由市退役军人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团市委主办,经广泛发动、层层推荐,共收到20所在青高校推荐“青岛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人选92名,筛选出品学兼优、服役和工作期间表现优秀的40人进入复审答辩环节。613日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激烈的角逐,共评选出10名在校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预备人选,公示5天。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据青岛市开展2023年度“青岛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浓厚氛围,实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使命。学校在5月初开始组织退役大学生评选,经过校区、学院组织初选推荐,全校共有22名优秀退役大学生申报,学校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最终推荐传媒学院陈姝均、法学院王岚玥、体育学院聂天一、高密校区李王海威、经管学院袁益吉等5名同学参与青岛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评选,经青岛市初审,前4名同学进入复审答辩,进入复审人员均被聘为青岛市退役大学生士兵宣讲员,我校是进入复审环节最多的学校。会上,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对进入复审的高校进行了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授牌。

附:陈姝均先进事迹材料

陈姝均,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20级本科生,共青团员、军人子女。于2021年3月入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作为首批三月份入伍的女兵,在部队服役期间,她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发挥个人文体特长,解读旅队历史,积极发挥个人写作特长,用兵言兵语讲好兵事兵心,有多篇新闻报道刊发至解放军报、东部战区、人民前线等媒体,个人事迹被京报网、东部战区、中国青年网、半岛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入伍前荣获“优秀志愿者”、“社会实践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二等综合奖学金”等奖励。退役后,陈姝均担任学生教官,获学校“优秀教官”等称号。

所带连队荣获军训内务先进连

立足岗位——淬火成钢练本事,精忠尚武保家园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参军入伍是梦想,更是她的人生理想。她的父亲曾服役于南海舰队,幼时的她经常穿上父亲洁白的军装,在镜子前敬起一个个稚嫩的军礼。浪花舒展,赤忱永在;心之所向,行之所往。2020年9月,她第一次参加征兵体检,却因视力问题与梦想失之交臂。但是她知道,能克服的困难就不能阻挡前进的脚步。2021年,她再次为理想出征,最终捧回了一张红彤彤的入伍通知书。青春儿郎正当年,甘将她血沃中华,那一刻她更加坚信自己的无悔选择。

新训期间,由于表现突出,她曾担任副班长,在连队的建设和发展中,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带头作用。入伍之初,她的身体素质并不强,第一次三公里测试没有及格,曲臂悬垂也撑不到优秀。那段时间她十分苦恼,在身边同年兵地鼓励、陪伴以及班长的关心、帮助下,她为自己制定特殊的训练计划。在常规体能训练结束后,总是自己进行蜘蛛爬、变速跑等训练,别人做两组,她就加倍付出。训练期间不慎摔倒,导致手臂腿部等多个部位受伤,训练也从不掉队,日复一日的汗水、血水和泪水凝结出一张答卷,最后在结业考核时,她以优异成绩为六个月的新训画上了句号。但是她也因为训练强度过大患上了肘管综合征,身体多个部位神经受损,双手颤抖不止,以至于无法握住筷子吃饭。手肘训练伤至今一直留有影响。父母也曾心疼地掉眼泪,她总是笑着对家人说:“你放心把国防交给一群没流过血、没吃过苦的人吗?”训练的伤大大小小,有时候是血肉和衣服黏连的痛,有时是脚底层层叠叠磨起来的水泡,但是伤痛背后是一次次突破自我的欣喜若狂、是“中华儿女多奇志”的骄傲和自豪。

2022年8月,她参与“跨越2022——三界B”演习,野外环境相对恶劣,因为有些战友害怕蛇鼠虫蚁,她主动去到草木茂盛的地方。当帐篷附近有蛇出没时,她第一个站出来洒雄黄驱蛇。此外,她始终坚持工作一线,紧紧跟在老班长身后学习各种知识,从不拘泥于本专业既有的本领。从信息系统运维保障到视频试音通联,从野外战术训练到伪装网搭建,都能看到她勤奋好学的身影,最后甚至连如何人工挖野战厕所她也了然于心。

2023年1月,新冠爆发,单位感染人数增多,她作为单位当时唯一可以独立值班的女兵坚守一线。一个人,全天24小时,连续五天,保证通信零差错、零事故、零延后,曾获上级多次肯定和表扬。她一直告诫自己,“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即将退伍,就大事不管、小事不干。退伍前的第七天,班长问她要不要参加单位的30公里徒步行军,她毫不犹豫答应了。全副武装,她再一次背上钢枪。这一次的徒步行军,天气与她第一次徒步行军时一模一样,走着走着下起了瓢泼大雨,但她的心情却不同于以往,总觉得怅然所失。一步一步仿佛不是在向前走,而是在对她的军旅生活告别。她不愿意让她的心情感染大家,就带头唱起了歌,歌声嘹亮,奔袭迅速,有什么是这支队伍不能克服的?有什么是这支队伍不能完成的呢?回到营区,全身上下湿透,脚上又磨起了大大的水泡。她和战友们打趣道:“这是我们的军功章!”

发挥特长——携笔从戎著文章,兵言兵语抚人心

新兵连期间,繁重的训练没有磨灭她对军旅生活的热情和对文学的热爱。在陆军通信训练基地组织的“听党指挥、奋斗强军”大型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之后,她的另外一篇文章《每一次破茧成蝶,每一次深情回眸》以身边战友身上的红色基因为切入点,阐述军人不负重托、砥砺前行的优良品质,登上了《解放军报》。下连后,她敏锐抓住应征政策改革后“第一批三月份入伍新兵”这个热点,迅速完成了一篇推文《她们是“小冬枣”式通信女兵》,一经上报就被《人民前线》公众号采用。临近退伍时,她又参与了推文《飒!这3名女兵的履历真不简单》的拍摄、编写,该推文被《东部战区》公众号刊发,阅读量短时间内突破五万,并相继被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越来越多的“00后”应征入伍,但有不少人在身心上还没有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及时进行开导。她与年轻战士们年纪相仿、性格温柔,下连之后,她一直作为单位的“知心姐姐”,去到各个单位交心谈心,及时发现有心结的战友,并作出开导和劝慰。积极响应集团军“阳光行动”,让战士们不仅身体健康,心灵更昂扬向上。她所在的单位是一个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受到旅史的感召,她担任旅史长廊解说员,多次接待各级首长莅临参观,出色完成解说任务。同时发挥老兵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金牌讲解员”。在部队,战士们的文艺生活同样也很重要。她积极发挥特长,参加了十余次文艺汇演和演讲宣讲。站在舞台上,或乐器或舞蹈,她总能用阳光开朗的笑容感染身边的人。作为旅队史上第一位列兵主持年终晚会,她不俗的表现让更多人看到了她身上的闪光点。在学习二十大期间,她发现很多官兵对理论不太感兴趣、对涉及自身的条款又不太明晰,于是她采取了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用生动、日常的话语讲理论、做普法,获得了战友们的喝彩。

重返校园——而今迈步从头越,优良作风永铭记

入伍前,她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她热爱志愿活动,获评“优秀志愿者”称号。 退伍后,她重返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她感到充实有趣,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学校活动的同时,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高标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拓宽知识,丰富视野。

重返校园后,她努力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在学校今年4月份的军训补训工作中,她担任军训教官,带领同学们短短七天的时间里,高标准地完成了军训任务。所带连队获得“先进内务连”和“优秀连队”称号,她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教官”。为了使军训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她提前对自己进行教学法的复盘,充分利用自己在部队的所学,不仅调动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激发大家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而且锤炼同学们过硬的作风和坚韧的思想。

她努力将爱国拥军思想推广普及到每一名大学生心中,因为她始终记得,退役仪式那天,她哭花了脸庞,但是她举起的右手,一如当年那般坚定,声声誓言皆由她心中迸发,“走到哪里就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带到哪里”,她曾经在热血与泪水的洗礼中闯过道道关卡,“忍受那不能忍受的痛苦,跋涉那不堪跋涉的泥泞,负担那负担不了的风雨,探索那探索不及的晨星”,虽然每一重困难之后又有崭新考验,但每一次的突破,都会让她更加坚强勇敢,一往无前。